当前位置: > 娱乐中国 > 房产汽车 > 正文

排放政策羁绊下的自主困境

作者:ecooz 来源:互联网 浏览: 【 】 发布时间:2017-08-21 评论数:

  今年不时有业内人士感叹,这是自主品牌最好的时代。

  诚然,2016年汽车行业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自主品牌亮眼的表现。这种表现不完全在于其汽车产销量占比紧追合资品牌,更在于产品实力与合资品牌的直面相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自主品牌产品占乘用车销量的比例为41.3%。凭借在SUV市场尤其是紧凑型SUV市场的突破,自主品牌正直接蚕食合资品牌固有的优势市场。同时,自主品牌整体向上势头正劲,在合资品牌屡感销量“阵痛”之际,正以频频加快新品投放市场速度和提升优势车型产能予以狙击。今年以来,销量与口碑齐涨的自主高端车型已不再凤毛麟角,直面合资品牌的高端品牌也接踵而至。

  是的,这是自主品牌最好的时代。

  然而,就在人们欣慰于自主品牌的成长时,行业内也发出了一些“另类”声音:“这是对自主品牌的绞杀”、“自主品牌将迎来最危险时期”、“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打击”……这些“耸人听闻”的声音指向何处?答案是计划于2020年实施的第六阶段车用燃油(国六)标准。尽管国内刚刚开始普及实施第五阶段车用燃油(国五)标准,但国六的实施已经开始倒计时。按照环保部的计划,国六标准全面实施的时间定在2020年。在这之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将提前实施。

  受国六排放标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自主品牌。《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的多家自主品牌企业发出了一致声音:国六实施给自主品牌带来了一系列难题。他们必须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增加的成本让本没有价格优势的自主品牌雪上加霜。更为严峻的是,短短3年时间或许他们根本无法达到国六排放标准要求,新车上不了“户口”便无处可卖。“这是对正在向上的自主品牌的打压,反而有利于合资品牌,因为他们可以借用‘拿来主义’,直接从国外引进发动机或动力总成。”

  或许那时,最好的时代将变成最坏的时代。

  跟不上的技术

  “国六目标要在国五的基础之上再加严30%。”此前,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处长裴晓菲表示。与国五排放法规相比,国六在排放颗粒限值、HC、CO、NO等指标上全面加严,标准加严给车企带来的直接难题就是技术的升级。

  在广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坚看来,以往动力总成的升级,在概念设计上需要进行产品对标,但在国六产品开发上,市场上并没有可对标的产品,这为下一代产品的开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同样,一汽自主品牌也处于自我摸索状态,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乘用车性能总监陈嘉全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对于主机厂来说,面对国六排放法规,一般采取GPF(专用于汽油发动机的颗粒物捕捉器)、二次空气泵、HC吸附、后处理预加热等措施。但由于法规未执行,他们也处于跟踪法规阶段,以上措施也都在进行试制和论证阶段。但他坦言,自主车企发动机开发普遍落后北美或者欧洲一代产品,如果国六推开,将来自主品牌会面临很大挑战。

  此外,满足国六要求不仅在于动力系统,相关件配套的难度也不小。国六标准中增加了油箱蒸发排放控制要求。吴坚称,在目前的情况下,自主与合资采购和配套的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尚没有能力满足新标准,他们只能转战国外。他们了解的情况是,国内目前只有一家美国公司能够供应欧ⅥB阶段的油气蒸发系统,且在中国有代理,此类供应商在国际上相当稀缺。“我很难理解国家相关部门为什么这么着急推进如同欧ⅥB阶段的标准。新车标准的提高并不能快速解决在用车占绝对比例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说这话时,吴坚略显激动。